个人档案 |
|
|
学分:
95
|
头衔:
伴读书童
|
注册时间:
2008/2/27 13:33:59
|
会员级别:
普通会员
|
|
|
姓名:tang
``
职业:student
年龄:``位置:shandong
个性介绍:爱情经过的时候,我希望你也在此地,一切,都是注定,因为我是那么爱你.感情慢慢荡开去,你便变成我的所有.... |
|
我的一百易群 |
|
友情链接 |
|
|
更多>>
成长日记 |
2008/3/30 |爱JJウΘ爱生活 |
最近几天一直在看林俊杰的<<原来我不帅>> 这虽是林俊杰的偶像剧处女作 但真的很不错 我相信林俊杰以后还会拍更多的偶像剧 会拍的更好~~!! |
<阅读全文> | 评论2 发表于 12:58 |
2008/3/10 |理科与文科学习方法区别 |
【一】 数理化方面,记忆比较少,理解多。对数理化,我稳扎稳打,重在理解,不死记硬背。上这些课时,我一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对每道例题、习题都用心理解,同时记录下来。存在疑问的地方作上标记,下课后向老师及时请教。一些零琐的知识点亦不放过,随手记于笔记上。每一科都配有专门的笔记本,做笔记是我有益的学习习惯。每学一章,都认真做好笔记。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常常能说出某个知识点在哪一页。课本是基础,是知识的源泉,一切复杂题目由其变换而来,因此熟习课本是非常必要的。看一两本同步辅导书,做一定数量的习题。然后结合老师讲的例题和我做的习题,仔细归纳。想想:这章有哪些题型,每类题的相关题有哪些变化,本章的重点、难点是哪些,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什么……。开始学习新的一章时,暂时放下前一章,全力学好这一章。这样,我一章一章地打好基础。每隔一段时间,老师就要测验一次。这时,我就把以前的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然后考试,成绩都很好。我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学习每一章。 可能有的学生也采用类似的方法,但是效果不佳。那不是因为你不聪明,而是陷入了误区,打"题海战"。对每章,你做很多题。今天看这本参考书,明天看那本参考书。到头来。题做得太多,自己也被弄糊涂了。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虽多,其"宗"却是相同的。做题之后,应及时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一味的做题,不但事倍功半,时间也不允许。而且,辅导书也要精,而不要多。 对于语文和英语,我更注重记忆,和人交流。语文、英语一定要多读、多写、多背。英语单词我是熟记不忘,课文则多读不厌,至于语法,应当条条反复记忆,才会烂熟于胸。 学习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需要时间,需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精神。日积月累,才会拥有知识。不急不躁,稳扎稳打。 评:高徐娇所介绍的学习方法,无论文理科,都注重平常的积累,因此奉劝大家抓紧高一、高二的时间。头两年的稳扎稳打固然重要,但高一、高二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即便基础不够牢靠,高三也切莫慌乱,还是要"不急不躁,稳扎稳打",时间还来得及,只要提高效率、充满自信。
【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也是如此。不知你注意过没有,语文和英语的某些地方是相同的,但有些地方却不同,英语更注重对语法知识、词汇用法的掌握,而语文的要求更高一些,要求能把握住文中流动的思想,但也需要了解词法、句法、语法,这就要求学习它们都需要看语法书,而且学语文还需要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化学则比较散,总体上说需要先把书内的东西记住,如反应方程式,实验的操作及现象,物质的性质等,然后再做题。物理、数学则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习题中的思路充分理解并灵活运用,难度更大一些,这就注定,一是要多做题,二是做完题后要勤于总结,看看还能有什么收获。各门课中共有的方法,就是得到新知识、新方法、新技巧后,要与已知的知识、方法、技巧作一个比较,以清楚各自的特点,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总之,学习方法正确了,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的总原则大致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高中生活紧张而繁忙,高三生活更是如此,高三时,我每天于5:50-6:00之间起床,十五分钟到达学校后参加学校的晨练,然后早读至7:10后吃饭,7:40至8:10又是一节早读。通常这两节课一节用来读英语,一节用来阅读语文书及相关的课外书,如《古文观止》等。我觉得朗读英语对培养语感有帮助,而语感对英语答题的作用又是巨大的,大多数选择性题目仅凭语感就能在读题的时候知道该填哪个词而不必看选择。而语文,多阅读一些课外书,如《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以及文学名著或是《小小说》、《青年文摘》等,一方面加强文学修养,可以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既可在考试时得益,又充实人的一生。另一方面,多看些好文章,一些反映时代脉膊跳动的文章,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握时代的主旋律。从大的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使人的一生充实;小的来说,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可以使你有深邃的观点,多维的视角,这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是大有作用的。 | |
<阅读全文> | 评论2 发表于 21:13 |
更多>>
|
留言 |
|
|